运营邮箱
coo@longdan-nrse.cn
发展氢能产业,对构建清洁低碳、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,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。今年施行的《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》,已明确将氢能纳入能源体系管理,要求积极有序推进氢能开发利用,促进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。国家能源局坚定不移推动氢能产业发展,促进我国氢能产业“制储输用”各环节呈现积极发展态势。
我国建成的可再生能源制氢项目产能占全球比例超过50%,已成为可再生能源制氢及相关产业发展的引领者。包括内蒙古在内的三北地区氢能产业发展迅速,一批项目建成投运,发挥了较好的示范作用。同时,我国积极推动氢能产业链、供应链、创新链合作,参与国际标准和认证体系建设,为全球能源转型贡献了中国智慧。
我国氢能产业自2014年以来,历经政策起步阶段、以交通为核心的应用示范、顶层设计逐步完善、加快推动全产业发展四个阶段。截至2024年底,我国已建成产能约12.3万吨/年,内蒙古、宁夏、新疆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项目产能位居前三,占全国产能超70%,在建项目产能约140万吨/年,规划项目产能700万吨/年以上。综合研判,目前我国可再生能源制氢产业处于行业萌芽中后期阶段。
回顾“十四五”时期,在制氢方面,绿电制氢项目遍地开花,成本下降趋势明显;在储氢方面,多元技术同步推进,存储效率显著提升;在输氢方面,多地积极开展管网输氢示范项目;在用氢方面,交通领域率先突破,化工领域前景广阔。可以说,我国氢能产业已经实现技术和产业链自主可控,形成一定产业规模,具备加速推广条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