运营邮箱
coo@longdan-nrse.cn
“光伏项目收益不确定性加大——‘量’和‘价’都面临较大不确定性,全国近81%的省份将光伏发电满发时间段列为平或谷时段。有的省份按照市场交易的相关规则,光伏上网电价为0.15元/千瓦时左右。西北部分地区光伏开发投资意愿已然下降,以西部某市公布的‘十四五’第三批风光项目竞争性配置结果为例,其中企业申报的风电规模达到光伏的10倍。”在近日召开的第九届光伏产业大会上,电力规划总院新能源产业发展研究院咨询师孙培军表示。
孙培军表示,当前,光伏市场发展面临多重困境,从国内市场来看,上游光伏制造扩产加速导致产能规模阶段性超出市场需求,价格竞争让企业陷入亏损,对产业中长期技术创新投入有断崖式下降风险。下游应用,光伏电站非技术成本占比提升,部分区域风电光伏开发背负的产业配套、生态治理、“减补”等非技术成本越来越高;从国外市场来看,国际贸易壁垒影响海外出口。美、印、欧等地光伏产业重构规模和速度逐渐加快,全球光伏产业本土化趋势加速,将对我国光伏产业全球竞争带来巨大挑战。
光伏行业遭遇“成长的烦恼”,但不改长期发展向好大势。业内预计,光伏产业仍将保持快速增长。到2027年,全球光伏累计装机量将超越其他所有电源品种。2050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比将提升至85%,其中光伏和风电占比超过60%,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超过90%,光伏装机将超过140亿千瓦。我国光伏发电仍将大规模开发,2030年前我国光伏发电装机将超过煤电成为装机第一大电源。2060年,我国风电光伏装机规模将达到60亿千瓦以上,约是目前装机总量的5倍。
“既要大规模开发,又要高水平消纳,还要保障能源安全可靠供应,可再生能源‘立得稳、靠得住’面临多重挑战。”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新能源研究处处长王昊铁指出,电站开发方面,我国光伏领域尚未开展全面的资源普查。近年来,光伏发电技术进步明显,可开发利用资源随之提升。与此同时,土地政策多次调整,光伏发电资源底数不清。一座火电厂用电面积约为800亩,而光伏电站占地2.5—3万亩,光伏发电能量密度低、占地面积大,规模化开发用地、用海协调难度大。
安全稳定运行方面,当新能源占比超过15%后,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将面临较大挑战。2023年,我国有14个省份风电、光伏发电量占全省全口径发电量的比重超过15%,青海达到45%。当前,欧盟、美国气电等调节性电源占比分别为19%、42%,而我国调峰气电、抽蓄等调节性电源装机占比仅6%,系统支撑调节性资源不足,影响新能源渗透率和利用率的持续提升。西部地区电力负荷增加较慢,电力系统消纳压力大,面临一定弃电风险。东中部地区分布式光伏承载力矛盾日益突出,农村地区就地消纳能力有限,农村电网难以适应分布式大规模接入。
经济性方面,全国新能源入市比例超过40%,但各地政策差别较大。宏观政策已明确2030年新能源全面参与市场交易的总体目标,要通过合理的入市方式引导新能源科学规划布局,稳定新能源投资预期,实现可持续发展。“‘十五五’是新能源发展关键时期,这期间新能源将全面参与电力市场,新能源发电与场址、接网、消纳等矛盾将集中爆发。因此,‘十五五’可再生能源规划尤为重要,已分不同专题开展前期研究。”孙培军称。
下一篇:光伏应用助推绿色发展